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992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面对复杂形势,不搞短期刺激,统筹当前长远,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收到了积极成效。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要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维持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但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支撑,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保就业就难以解决。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从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俞正声指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非公有制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和此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此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相呼应。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他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国将推动财税、金融、价格、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最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通过简政放权等诸多措施来推进改革开放,这从一个侧面再次显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数据,2012年底,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淡化GDP考核,突出结构调整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要求及时公开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进展情况,是此次国务院指导意见的一大亮点。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间生产了过多的钢铁这引发欧洲同行的抵触和警惕。国务院参事汤敏说,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加快结构调整,落实四个一批化解产能过剩成为新一届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表面上看是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盲目竞争,都想搞自己的项目。近期,《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而同样是产能过剩的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5%左右,低于国际正常产能利用率80%的水平。产能严重过剩,发展不可持续《意见》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凸显了一些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与此同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过多,导致环境恶化加剧。看邻县上钢厂生产线,你还能安心指望种地致富吗?肯定没条件也要努力上。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中央政策强调化解而不是抑制。权威部门警告,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需求下滑、产能过剩等问题和挑战要保持清醒认识。有人担心,强制性淘汰企业产能有可能遇到地方政府的阻碍,行政性指令只是短期对策,从根本上化解过剩危机,还需要减少政府干预,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推动行业竞争,实现产业升级。
不斩断GDP崇拜观念的根子,产能过剩怪圈就很难打破。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说,结果造成重复建设遍地开花。
2015年底前全国将淘汰炼钢和炼铁产能各1500万吨、水泥产能1亿吨、平板玻璃产能2000万重量箱。《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则称,中国钢铁产量过剩或加剧中欧贸易争端。
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是用环保手段抑制产能过剩的方向非常正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这说明消化产能需提高标准,如鼓励公共工程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强制推行三级以上高强钢筋,在消化过程中支持先进产能和高端产能发展等。浙江企业家阮先生对自己两年前涉足光伏行业头痛不已,巨额资金压力让他一再反思当初的选择:当时虽然对涉足光伏业有顾忌,但是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逐渐打消了顾虑,结果一投几个亿进去,深度套牢。引导地方政府化解产能过剩,必须淡化GDP考核。赵昌文说,产能过剩背后是政绩观作祟,这在经济增速下行时更明显。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联合召开的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电解铝阶梯电价制度正在抓紧制定。
专家指出,一些地方GDP挂帅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下决心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淡化产值考核机制,增加人均收入、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考核的权重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途径是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核心任务是管住控制增量、调整优化存量、建立长效机制。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与此同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过多,导致环境恶化加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秘书长盛志诚认为,国务院近期强调,用惩罚性电价、水价等政策惩罚环保不达标的企业。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联合召开的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电解铝阶梯电价制度正在抓紧制定。
有人担心,强制性淘汰企业产能有可能遇到地方政府的阻碍,行政性指令只是短期对策,从根本上化解过剩危机,还需要减少政府干预,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推动行业竞争,实现产业升级。钢铁行业无序扩张,不合规的比例高达六成。对于产能严重过剩,中央政策强调化解而不是抑制。国家2004年对钢铁项目实行核准制,但因不坚决、不到位,效果不大。
《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则称,中国钢铁产量过剩或加剧中欧贸易争端。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是用环保手段抑制产能过剩的方向非常正确。
据他介绍,当时去各地考察,不少地方都是一把手接待,一些县区给予零地价,高补贴优待,银行也主动提供贷款。国务院参事汤敏说,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
而同样是产能过剩的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5%左右,低于国际正常产能利用率80%的水平。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说,此次中央重视程度之高,举措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各地还将取消过剩产能行业用地优惠政策等。产能过剩问题是个老问题,大约每5年出现一次。钢铁工业正陷入严重过剩,特别是低端产能绝对性过剩。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数据,2012年底,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说,我国钢铁产能分别达到10亿吨左右,足以满足十三五时期需求。赵昌文说,产能过剩背后是政绩观作祟,这在经济增速下行时更明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这说明消化产能需提高标准,如鼓励公共工程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强制推行三级以上高强钢筋,在消化过程中支持先进产能和高端产能发展等。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说,结果造成重复建设遍地开花。
产能严重过剩,发展不可持续《意见》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凸显了一些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专家指出,一些地方GDP挂帅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下决心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淡化产值考核机制,增加人均收入、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考核的权重。
发表评论